close

 

C1031028_001 (複製)  

 

從生活及音樂理解親子律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及舞伴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Music Together by Bunny教學中心總監Bunny(陳苓)‧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資深輔導老師林怡君(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化妝‧髮型‧攝影/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協力品牌/Crocs  動作示範及演出/爸比林國強&媽咪林育萱&bobo林巧妍‧Bunny老師&bobo羅崴&bobo羅晴‧林怡君老師&媽咪陳惠菁&bobo林富康

 

律動,不只是手腳四肢所做出來的動作,還包括肢體延伸、感官體驗、心靈投入,若是生活中也能夠不斷地透過動作,將自己內心感受及身體的想法展現,再搭配上音樂,同一時間訓練孩子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重感官,使他隨著音樂及肢體來感受生活,而父母在親子律動中,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及舞伴。

 

Bunny老師(陳苓)

現任/Music Together by Bunny教學中心總監

經歷/從事幼兒教育超過10年、Music Together親子音樂律動教育超過1,500個小時

學歷/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 戲劇教育碩士、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戲劇系學士

網址/Bunny 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Bunny

 

林怡君老師

現任/雲門教室資深輔導老師

經歷/雲門教室3歲親子律動及14期幼兒課程教案研發委員、雲門教室專任老師,教學經驗19

學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原國立臺北藝術學院

網址/雲門教室 http://www.cgds.com.tw/

 

-------------------------------

概論

律動對孩子的重要性?

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創辦第一所稱為「幼稚園」的學前教育機構,被人們認為是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曾說過:「律動遊戲乃幼兒期人類發展的最高層次,律動對幼兒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律動可以使孩子學習搭配音樂培養節奏性及鍛鍊動作技巧來運用肢體,讓孩子可以培養觀察力、模仿力、創造力和想像力,而律動課程中還能藉由與他人的接觸後,訓練社交性、合群性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親子律動的好處?

03歲的孩子正處於觸覺敏銳度高的階段,家長可藉由律動與孩子有肌膚接觸,孩子也能體會到與人互動,而良好的親子關係也必須透過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才能表達出來讓孩子感受到,所以陪著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律動,能讓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且親子律動可鍛鍊孩子動作技能及感覺統合的發展,促進肌肉、骨骼及神經系統的整合,提升孩子平衡力、協調力、肌耐力的發展。

 

何謂Music Together「音樂律動」?

 Music Together這個全球的音樂律動體系從1990年發展至今已到第26年了,自2004年起Music Together開始進入台灣,目前此體系已在全世界40餘國,共有2,500多個獨立授權的中心,為從剛出生的嬰兒至幼稚園的兒童、家長與主要照顧者,精心設計出一套可讓親子一起積極參與的音樂律動課程,課程可以使孩子與家人在音樂課堂與日常生活中,開心愉悅地享受歌曲、節奏、律動與樂器演奏,所帶來的親子樂趣。

 

何謂雲門舞集「生活律動」?

以身體為出發,不教拉筋,不教下腰,為孩子創造情境,引導孩子展現屬於自己的動作,並且運用身體的各種感知,延伸生活內的各種面向。讓孩子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用身體去感受,去學習,期待孩子的世界更健康和寬廣。

身體的律動學習,不必受限於時間和空間,因為人們從起床眼睛睜開的那一刻就開始律動,只是每個人的律動方式都不一樣,「生活律動」可以打開孩子原有的身體感官,讓生活能有嶄新風貌,身體跟心靈一起得到舒服、放鬆、滿足及美感,找到與自己和他人相處的平衡。

 

-------------------------------

 

育兒QA

 

Q1:我想要帶孩子去參與親子音樂律動的課程,在體驗過以後覺得他好像不太喜歡,我應該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該讓他繼續上嗎?

A1Bunny老師:Music Together課程後,時常會有家長來詢問我他的孩子是否喜歡課程內容,我都會反問家長,那你喜歡嗎?因為唯有家長親自參與課程、融 入課程、喜歡課程,孩子才有可能會真正地愛上課程內容,將音樂及律動與生活結合,而且孩子當下可能只是在觀察,並不是真正的不喜歡,回到家之後,可能也會跟著音樂一起唱唱跳跳,所以給自己跟孩子一點時間及空間慢慢地適應。

舉例來說,在課程中孩子可能會有許多狀況發生,所以家長必須理解自己的孩子平常出現的情緒和行為,只要沒有危險性,孩子是自由的,家長跟著老師帶領著孩子去享受音樂及自在擺動肢體,並且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快樂地參與音樂,但是家長也不要過於心急,別讓親子音樂律動變成壓力及功課,興趣不是強迫而是給予環境和引導。

 

Q2:我希望老公陪同女兒一同去參加「生活律動」親子課程,但是老公總是說自己會不好意思,我該如何跟他溝通呢?

A2:林怡君老師:3歲的孩子,從模擬開始進行各種的學習,老師是學習對象之一,但父母更是孩子模擬及學習的偶像。父母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在親子課程中,我們會循序漸進鼓勵父母把心和身體都打開,並且建立父母的身體能力以及與孩子互動的方法。對孩子而言,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一起上課,是非常快樂的事情,孩子的學習動機也在此時建立起來。

親子課的安排中,有一些操作性的身體動作,例如摩天輪、造飛機等,父親的身材與力氣,佔有比較多優勢,能帶給孩子更多身體學習上的挑戰和趣味。請媽媽們鼓勵爸爸們,先從身體操作較具挑戰的課堂開始參與。

 

Q3:由於一周只會上一堂親子律動的課程,其餘時間我可以如何跟寶貝兒子在家自己舒展身體,讓孩子願意動一動呢?

A3:林怡君老師:34歲的孩子透過重複的模式來學習,所以,課堂玩的律動,一樣可以在家繼續玩,甚至變化出屬於「我們家」的專屬版本喔!

另外,我們也期待律動是自然存在生活中的,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尋找生活中的靈感,例如,超市中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水果、狗狗散步時輕快的步伐、貓咪輕靈的跳躍,甚至是街頭藝人演奏的音樂或歌曲,都是觸發律動的因子。運用老師在課堂中的情境舖陳、想像力的引導口語、動作的操作技巧等等方式,讓生活動起來,一點都不難!

 

 刊登於《 媽媽寶寶雜誌-bobo小天才 》2014年12月號, 更多資訊可參考《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arrow
arrow

    Vivian P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